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第一張證照,ゲット!

在去年9/27的文章中,You曾寫道:「雖然今年認證考試沒能通過,好的方面是成績保留三年,也就是明年我只需面對口試,專心搞好一張嘴皮子就好,這張證書明年定要拿到,加油! 」

就在出國的約莫一週前,我很低調的去考了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的口試。低調一來是因為去年其他科目通過,就剩華語口語與表達沒過實在不算光彩;再來則是我短期內倒沒有要朝向華語/漢語教學的計畫;此外當然啦還有一點,因為我一向很低調。

因為今年只是補考口試一科,其實也未真正去準備,只在考試前開始盡量說起R所謂的「怪腔怪調」。連原本考試前應該去作一些讀音辯正的字詞,最後也沒有去管了,就單純跑去考場當作是朗讀。

今天上網發現線上成績查詢系統,禁不住查了一下,發現竟然通過了考試。

分享今年的考試經驗:

照例,題型就是從單音節、雙音節字詞到短句、短文的朗讀,最後再加上三分鐘的短述。今年的考試我還遇到特殊狀況,就在當我的場次考完後,試務人員將錄音帶倒帶檢查,才發現我的機器不明原因變成慢速錄音,播放出來我的聲音就像鯨魚那種嗡嗡嗡嗡的聲音。

無奈只好特別加考下一場。原本以為兩場次題目也許相同,下場次考試時才發現畢竟主辦單位不是笨蛋,還是有換題目的。(所以花一科的報名費我考了兩場口試,真的是賺到了!)

去年口試的失敗,我自己檢討最大的敗筆是在短述題。我去年的題目是童年,也許是稍微緊張,組織地很差,就變成一段相當破碎的口述,甚至離三分鐘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我就口述完了。也因為心虛所以語調上可能也缺乏自信的感覺吧。

於是今年特地給自己一些心理建設,嘗試就把口述當作是在對朋友侃侃而談,因為平常我就是只對比較熟的朋友話會比較多的人,考試的時候就想像幾個朋友坐在我的對面,而我正試圖分享自己的想法給他們聽。

今年第一場的口述題目是我的座右銘,儘管沒有座右銘也得在幾秒內生出一個。我想起多年前曾經讀過一篇不錯的文章,講某人的座右銘是「樂觀進取」,很好!今天我的座右銘也是「樂觀進取」。把樂觀與進取拆開來,說說什麼是樂觀,什麼又是進取,簡單舉馬拉松為例,說什麼跌倒了不哭笑笑地站起來叫樂觀,繼續跑下去就叫進取;然後再另述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等等,其實想想也還挺八股的。不過我自覺這段掌握的還不錯,結構完整,時間也幾乎抓得剛好,可惜就是最後錄音的問題使我又得考另一場...Orz

第二場的短述題題目是我的故鄉我的家鄉,現在已經不是很確定了。其實看到題目的當下有些慌,因為比起我的座右銘來說,這個題目我覺得比較難。而且回答的時候不像我的座右銘一開始我就已經想好大綱,只要進一步闡明就可以了。我的故鄉基本上我是邊想邊順著思路說,這時候就真的不能緊張,否則腦袋很容易就一片空白,就當在跟朋友自然聊天就好了(儘管口音會標準地有些不自然)。我大致上拿雲林作為我的題目,描述農村田園的四季風光,再拿來跟台北對比一下,時間上也掌握的還算剛好,大概說完五秒就考試結束了。

雖說前面花了些篇幅描述我在作答短述這大題的經驗,不過這個科目的重點畢竟還是在測說話的發音,內容倒是次要的;我只是針對去年覺得比較大的缺點來改進,最重要的功夫(ㄍㄨㄥ ㄈㄨ.)畢竟還是捲舌不捲舌,ㄢㄤㄣㄥ、音變、輕聲與ㄦ化韻之類的東西。

其實整個華語口語與表達這個科目我個人覺得最難的東西,在於去拿捏怎樣的口語發音才叫做「標準」。考試的時候,會聽到其他考生的作答,其實就是很標準以前國小參加朗讀比賽那些同學的調調:誇張而令我狂起雞皮疙瘩。那當然是很標準的,只是平常我們並不那樣說話。考試前我就一直在斟酌,到底我該也用那種「腔」來回答,或著用平常的說話方式,只是求發音的標準呢?我想起學日文的課堂上,星野老師為了讓我們習慣聽日本人平常說的日文,經常還是用很快的語速帶大家練習。於是最後我還是決定採取我自己的方法,不刻意去強化誇張語調起伏,只求把發音搞標準,句子的情緒也有做出來就好。如果這樣還是考不過...我就是不愛講那樣噁心的發音啦!不要也罷!(說歸說,不過的話還是會摸摸鼻子,再來一次吧!)

最後,雖然成為今年獲得證照的519人之一(今年2,595人報考,五科及格181人,保留前二年成績合格者338人,算是不難考的證照),不過以目前台灣的華語/漢語教學大環境,這張證書實用性實在是很有限,也不在我目前的規劃之內,就...先供起來吧!(附帶一題,國內華語/漢語教學的領域似乎幾乎為女性在從事,我今年考的兩場口試,一間教室約30人吧,兩場竟然男生都不到5位,陰盛陽衰至極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