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0, 2007

You的信

你寫給You那篇我看了,當我還在思索該怎麼回覆,它又悄悄地消失了。

我最近常會在想的一件事情是,我們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又該是怎樣的呢?看了你許多文章,你的感覺我是知道的,但是這樣下去好嗎?

記得一開始,我跟你說過我也有喜歡的人了,你知道是誰的。在什麼都不確定的情況下啊,我們變成朋友,是吧?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對你的感覺我沒有辦法給你相等的回應,這一點實在是非常的抱歉。但是,我以為我們可以當朋友。當我看到你的文章或暱稱說著「再見」、「離開」、「放下」與「放棄」等的隻字片語,我以為那是你對我的宣示,從此我們可以做個朋友。因此我自以為可以理好這樣的關係,寫了「六月」給你。

但是,朋友又該是怎樣的距離呢?該怎麼拿捏才好呢?你打電話問候我、特地帶東西給我,這些都讓我感動,但是我開始覺得這樣的距離不對,這樣下去實在,不好。所以,我只能勉力再抓出一些安全距離,我無可避免的會傷到你;但是我真的不希望那是在讓你投入太多,又再讓你重重傷害那樣,我知道那樣的感受,但又或許這一切早已太遲了?

也許,你的難以放棄,就像我的不懂放棄,就像193不的想放棄。一個無盡的迴圈,永遠難補的缺憾。我們只是忠實面對自己,用執著成就了缺憾,卻又迷失了自己。

昨天遇到了你,是否我們可以在這樣不斷的不期而遇中,瀟灑地打聲招呼,經過。

Tuesday, July 17, 2007

佩姍的信

各位同學:
我是佩姍(cps羊咩咩)啦,那個,今天想跟大家報告一個(?)消息
就是,愛情長(?)跑五年後在下我將於年底前完婚啦
好啦,我知道很多人愛情路走的比我久很多,不過不好意思,我抄了點捷徑
就搶著先結婚囉~
目前預計十月初到關島舉辦婚禮
台灣的訂結婚期還未確定,卡在我阿媽的規矩:p
結婚應該是暫訂聖誕節那時候吧
我我我,發信給大家是想邀請及問問大家,有沒有人願意參加關島五天四夜親友團一起去玩的?
還有,我想找個時間回台大自拍搞笑/玩樂婚紗,可以和大家約時間一起玩嗎?
還想趁機收集大家給我的祝福(好個不要臉的新娘阿:p),我會帶dv幫大家錄影
打算在婚宴上播放,不過我自己不會先看,當場再看,有大家的祝福一定會很感動的~
如果對以上活動有興趣可以回個信讓我知道嗎
非常非常感謝~
ps. 寄這封信時突然發現距上次同學會也一年多了耶
大家都還好嗎
祝福大家都很順利開心喔
ps2.不好意思因為郵件名單很難空,有些人可能會收到兩次,向您說聲抱歉
佩姍敬上

Wednesday, July 11, 2007

[转录] 高深莫测:见识一下法国中学高考作文题目


高深莫测:见识一下法国中学高考作文题目


翟华


6月10日法国议会第一轮选举是政治家们的大考,而6月11日就是法国60万高中毕业生的“高考”——中学毕业会考(Bac)的第一门考试是哲学作文。说是哲学,其实是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很像中国高考的命题作文,考生要在四个小时内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来。今年的法国高考作文题考题我大概翻译了一下(先声明:本人法语水平所限,而且因为涉及哲学概念,只能是大概的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各位网友指正),供各位参考。

文学、经济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可以分别在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Toute prise de conscience est-elle libératrice? )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Les oeuvres d'art sont-elles des réalités comme les autres? )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Ethique à Nicomaque)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Ethique à Nicomaque" d'Aristote sur le thème de la responsabilité)

★科学类考生选择题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Le désir peut-il se satisfaire de la réalité? )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Que vaut l'opposition du travail manuel et du travail intellectuel? )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Hume extrait d'"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 sur le thème de la justice)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Peut-on en finir avec les préjugés? )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Que gagnons-nous à travailler? )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Humain, trop humain)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Nietzsche extrait de "Humain, trop humain" sur la morale)

我观察法国高考哲学考题已经很多年了,今年的考题并不算怪题、偏题,早在1999年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哲学考试就有这样几道题目:“哲学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科学?”“人的自由是否受劳动的必要性所局限?”“我们能否说服他人接受一件艺术品是美的?”与今年的考题有几分神似。每年大考之前,法国市场上虽然见不到“脑黄金”、“忘不了”之类的健脑补品,但书店里各类哲学参考书、哲学概念记忆卡片还是相当热销。近年来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不少面对高中毕业生的网站,用多媒体和动态的方式辅导哲学,更受考生青睐。有一个自命为“我爱哲学”的网站,出了这样一个模拟考题:“一个巴掌会弄出什么声音来?”按该网站的指导,考生见了这样的题目,千万别慌,更不能凭直觉回答“一个巴掌拍不响”。先不妨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老实承认“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后把问题中的几个看似简单的关键词如“一个”、“巴掌”、“声音”等逐一分析一遍,从中发现玄机,再引经据典,从容地展开论述。最后下结论时一般要有意闪烁其辞,切忌把话说死:一个巴掌虽然拍不响,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此时无声胜有声”,自会有其深刻的内涵。当答案写满了三张纸,判卷的人都想不起来原来问题是什么的时候,这题就算答完了。

Tuesday, July 10, 2007

叔叔的經驗談

1. 小女生不好意思最有意思了
2. 任何男生都不會拒絕認識陌生女孩,除非他結過婚
3. 乖的男生喜歡大方的女生,壞壞的男生喜歡害羞的女生

[轉錄] 「人能否不要國家?」

中國時報 2007.07.08 
「人能否不要國家?」
蔡筱穎/巴黎

同樣是聯考的季節,在台灣的大學聯考以及在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都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不同的是,基於兩百多年的會考傳統,法國是以哲學科目的考試展開,而且年年的哲學題目都會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討論,媒體更是請哲學家或是作家就此題目作答,並在平面媒體上大篇幅刊載,或是在廣電頻道中作長時段討論。

哲學考試是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一大傳統特色,不同於歐洲其他國家僅是聊備一格的哲學史介紹,法國是歐洲唯一在高中教授哲學課程的國家,選擇文科的學生每周要上七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社會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四小時和三小時的哲學課,教育部強調哲學課程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

法蘭西院士應考「無法改」

也就是因為這個法國文化的特殊性,所以每年會考時,哲學科是必考科目的第一科,在四小時內寫一篇二、三千字長文,今年的五十萬名學生每人都須在三個考題中,就其中兩個問答題選一題作答,另一題則為一篇哲學相關文章的閱讀心得評論,不同科別的哲學考題難度略有不同,占總分的比重也不一致。

考題公布後,馬上成為新聞媒體報導評論的重心,如費加洛報就邀請作家參加哲學考試,貪玩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德奧梅嵩寫了四小時後出場說「我不敢保證有六十分」,費加洛報刊登了他的應答考卷,結果不像其他作家有分數,閱卷老師的評語是「無法改的」。

眾多平面媒體都以多頁篇幅刊登哲學家或作家的解題論述,廣電媒體則以三到四個小時針對哲學考題請哲學家講解辯證概念。

今年的試題反映了政治現實,例如經濟社會科的試題「工作能夠讓我們贏得什麼?」回應了此次總統大選中有關工作價值的辯論,理科的試題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對比有什麼意義?」或者「欲望能夠從現實當中得到滿足嗎?」技術類舞蹈音樂與技巧專業科則有「人能否不要國家?

一如往年的題目,較少針對心理學和形上學出題,而是涉及高中哲學課程討論的主體、文化、理性與現實、政治、道德等大綱,如「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藝術是一種語言嗎?」「不服從法律是否可算是理性行為?」「是否一切問題都應依靠國家來解決?」以及歷史的「如果是你,會往廣島長崎扔原子彈嗎?」等考題,在左右派對社會福利和自由經濟路線的辯論越來越激烈時,自二○○二年起強調「自由」和「國家」的概念也多成為考試的主題。

歷年考題屢見科學反思

對科學的反思也常被提出,如「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局限?」「經驗可否表明什麼?」在生活上「我們是否有可能成為某種科技產品的奴隸?」「經濟學家是否應當寧要幸福而放棄真理?」等都是目前每年的出題範圍。而穆勒有關《信任乃社會之基石》的文本解釋,以及洛克關於《私有財產》的文本,都在近幾年隨著題目的政治色彩增加被強調出來。

由於哲學的訓練是要讓學生負起個人以及公民的責任,以哲學分析顯示演繹推理的理性力量,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應推論。所以,改卷的教師都傾向在哲學的作答中瞭解學生的邏輯性,對題目的分析和比較、有質疑文本思考,以及就此文本發展辯證思考的能力,因此擺脫陳腔濫調以及背誦哲學史的束縛,以理性思考解釋批判成為必要。

薩科奇也只拿了九分

不過,最著名的例子是有一年的考題中,有一題僅有「風險」兩個字,一位學生冒著極大的風險,僅以四個字回答:「就像這樣!」卻得到了高分。

哲學考試的傳統對法國人而言是一種「文明賭注」的驕傲,就像密特朗總統晚年和友人談到他的私生女瑪薩琳時,會以她高中會考的哲學分數是十六分,非常驕傲「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高的哲學分數」!不過,新上任的法國總統薩科奇的哲學考試在二十分中僅得到九分的事實,也讓學者正視到學生面對抽象問題的焦急,菁英式的哲學課程教學理念是否要改革,或是如頑石般的抵抗現實,則是每年哲學考試後,教育界自己的考題。

Saturday, July 7, 2007

?苗族情歌

當我們苗族小姑娘愛上一位少年郎,她是這麼唱的:
愛你愛你愛死你,
請個畫家來畫你;
把你畫在被單上,
日日夜夜抱著你。

當少年郎負了我們苗族小姑娘,聽她又是這麼唱的:
恨你恨你恨死你,
請個木匠來刻你;
把你刻在砧板上,
千刀萬刀剁死你。

Thursday, July 5, 2007

尋找熊猫的秘訣



這是一位來台灣「學生」(她自我介紹是這麼說的)的日本女生在西門町的表演,據說現場聽她的演出是件享受的事兒,可惜去西門町幾回總是緣慳一面,看來只好養成不時去那邊晃晃的習慣了。

請見她的個人網站:唄日頃 熊猫

1155.請問在西門町遇到熊猫的秘訣 返信 引用
名前:Zheyuan 日付:7月2日(月) 19時24分
你好,一直有聽說你在西門町的演出,所以很想去看你表演並且買你的CD,可是一連去了幾次都沒有遇到你表演,想請問你有沒有定時出現表演的時間呢?真的很想去現場支持你喔:)



1159.Re: 請問在西門町遇到熊猫的秘訣
名前:古賀パ馨 日付:7月5日(木) 23時35分
嗚~
你怎麼那麼倒楣・・・(^^開玩笑)

以前 我有定時表演了 但是
現在 就是看我的心情

然而 週末可能性比較高
我等你找到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