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問點有水準的好嗎?


早上在早餐店吃早點,電視上播了這樣一則新聞:

李安《色,戒》威尼斯影展奪金獅,台灣記者卻只是不斷追問李安關於電影中裸露尺度的問題。看來實在忍不住了,於是李安邊走開邊說了一句:「問點有水準的好嗎?」

看了真是莫名舒爽,記者們麻煩問點有水準的好嗎?那是哪台的記者,回去是不是也飆淚一下好了。

Sunday, September 9, 2007

章魚怪現身!

(這只是想像落成後的模型)

在一篇討論布拉格城市更新的報導提到,布拉格正為城市的發展轉型有著激烈的辯論。報導中同時提到英國建築師Jan Kaplicky新近發表的捷克國家圖書館設計引發各界爭議。想像一下2011年的布拉格市區將出現如此一隻大章魚,是一種新生還是破壞?比起布拉格,台北人對地景的關注程度似乎並不高,或許是這個城市一向是藉由雜亂展現它蓬勃的生命力吧,也無怪會長出台北101那話兒。

另外,我們對國家圖書館的建築還能有怎麼樣的想像?與中正紀念堂(或台灣民主紀念館)遙遙相對的國家圖書館老實說沒啥特色;密特朗當政時建成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四本展開的書本造型望之就曉得是國家圖書館;Kaplicky的作品則啟發了更多對圖書館建築的想像;你心目中的國家圖書館又是什麼個模樣?

Thursday, September 6, 2007

新配件:Swatch Club Watch 99



自從上一隻swatch錶背面殼破裂之後,就容易漏水造成電池生鏽,一顆電池用沒幾個月就得換新。前些日子手錶又停擺遂決定換只新錶。

本來的目標是要找只逆時針錶,但多方尋訪的結果,這種錶只有在國外買得到。但在找的過程中又看到另一只很有意思的錶:wn-1,參見中文官方代理介紹。wn-1好玩的地方在於它的概念就是模擬地球的自轉,讓人有種自北半球高空凝望地球的視野,隨著地球自轉一週24小時,手錶裡的地球同樣是過一天逆時針旋轉一週。不過此錶屬高檔玩物,一只要價台幣一萬多,雖是心中的夢幻逸品,但只得寫在將來我發達時(?)的購買清單。

總之,最後買的錶就是上頭圖片中的1999年swatch會員錶,是我上yahoo奇摩拍賣用1.5k標回來的(原價2.5k)。在許多年前看到這只錶時就很想要了(所以wn-1,請等我個十年...)。這款錶以夜空作為設計理念,錶面、錶帶都是湛藍綴以幾點星光,是相當簡單舒服的配色。錶面沒有刻度,只有兩個黃點代表時、分針(但還是有秒針的滴答聲...)。另外還有一絕是晚上關了燈後,錶帶上星光的部份會呈現夜光,側面與背面整個錶帶也都會發出夜光,但是...錶面整個漆黑啊!這樣的夜光一點都不實用嘛!

Monday, September 3, 2007

研究道路的合與分

自上週到系上跟張老師面談後,我就成了「劈腿」的複雜狀態。

劈腿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找了黃老師當我的指導教授,旋即匆匆休學。而今年決定復學並換組的事情始終沒去找黃老師說,就這樣瞞著黃老師偷偷與張老師「交好」了一個禮拜。這陣子在良心(?)的煎熬下,想著老師如果開學發現這小子又跑回系上,還跟了其他老師,應該會很不悅吧?但是之前幾番經過黃老師研究室,佇立在門外就是提不起勇氣向老師提「分手」。

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逃避始終不是辦法。於是準備了曾記麻薯做謝罪禮,在昨晚一夜難眠後,早上先到系上待了一會兒,時近晌午再跺到師門前。「耶?好久不見!」在門口正好走出來去年認識的同學,跟他說明來意之後,他說老師正在跟人說話,不過還是幫我問問。

老師看起來心情出奇的好,講話始終帶著笑容,簡單說明後老師並無面露慍色,只是問了問之前休學後做了什麼,然後依然愉悅的說:「很好啊!很歡迎你回來繼續念!」

就這樣,與正妹教授分手後(嚴正申明,這絕對不是當初我選指導教授的理由),了卻了心頭一樁大事,也終於可以了無牽絆地展開我的新生活...

Friday, August 31, 2007

全民英檢

昨晚熬夜看小王比賽(gg!),早上還未睡飽腦海卻有個聲音在催促我起來查GEPT成績。結果是僥倖過了,嗯...睡覺睡覺。

96年7月21日「LTTC全民英檢」中高級複試成績揭曉

96年7月21日「LTTC全民英檢」中高級複試成績揭曉,通過率為29%,寫作能力測驗平均成績71.05分(相當3.6級分),口說能力測驗平均成績 72.89分(相當3.6級分)。成績單已於96年8月31日寄發,複試通過者,成績單與合格證書一併寄發。即日起至9月10日提供網路及電話語音成績查 詢服務。

本次測驗包含寫作及口說能力測驗,共6,289人報考,其中6,008人應考(出席率約96%)。兩項成績皆達80分(4級分)以上之通過標準者共 1,767人,通過率為29%。全國8個考區(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宜蘭)中,以台北考區報考人數最多,約佔所有考生的四成;通過 率則以桃園及宜蘭考區最高,達35%。性別方面,女性考生的應考人數、兩項測驗平均成績及通過率均顯著高於男性考生。

本次測驗考生平均年齡為22.32歲, 77%的考生為在學學生,其中國內大學學歷考生人數佔全部考生的45%,通過率為27%。本次全部考生中,62%為已取得中級合格證書的考生,通過此次中高級測驗的比率為30%。

本次測驗中因手機響鈴而被扣分的情形有1件,測驗時在准考證上書寫文字而不予計分有2件,另外因未補驗身分證件而不予計分的情形有2件。

「LTTC全民英檢」96年各級數測驗日程表可上網(http://www.lttc.ntu.edu.tw/gepttestdate96.htm)參 閱。報名手冊(初、中、中高三級適用)每份50元,購買辦法及現場販售地點請上網(http: //www.lttc.ntu.edu.tw/geptsalelocation325.htm)查閱或洽本中心出納科(02)2362-6385轉 232,另在「LTTC e購網」(http://eshop.lttc.org.tw)亦提供線上購買服務。97年測驗日程表預計於96年10月中旬公布。

有關「LTTC全民英檢」相關資訊請查閱「LTTC全民英檢網站」(http://www.lttc.ntu.edu.tw/GEPT.htm)或電洽本中心全民英檢組:(02)2369-7127,自動語音傳真服務專線:(02)2362-6385。

96年5月12日「LTTC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成績揭曉

96年5月12日「LTTC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成績揭曉,聽力測驗平均分數77.03分,閱讀能力測驗平均分數81.54分,通過率為37%。成績單已於96年5月28日寄發,即日起至6月6日提供網路及電話語音成績查詢服務,經查成績達通過標準者可報名中高級複試。

本次測驗共14,779人報考,到考率約95%。聽力及閱讀能力測驗兩項成績均達80分以上之通過標準者共5,141人,通過率37%。全國八個考區(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宜蘭)中,以台北及宜蘭考區的聽力及閱讀兩項測驗平均成績最高,通過率(分別為42%、48%)也高於其他考區。性別方面,女性考生聽力測驗平均成績顯著高於男性考生。

根據考生年齡與成績交叉分析,12~14歲考生聽力測驗平均成績接近95分,表現最優;閱讀能力測驗成績以15~19歲年齡層考生表現最好。本測驗所檢測的目標對象─國內大學學歷考生佔全部考生58%,通過率為33%。在測驗目的選項中,將本測驗成績作為校內參酌及升學選項的人數約佔全部考生的兩成七。

本次閱讀測驗第二部分段落填空第一篇文章的第8行中‘life’誤植為‘ife’。有鑑於該字非答題的關鍵字,試題雖有瑕疵但不致影響作答,且根據本次測驗後的各項成績統計分析判斷,並未影響成績表現,因此本次閱讀測驗成績依原計分方式處理,不予調整。本中心辦理測驗一向嚴謹,力求完美,對本次試題校對失誤所造成的不便,謹此致歉。

本次測驗中因手機響鈴或振動而被扣分的情形共2件,測驗中提前離場不予計分的有1件,另外因未補驗身分證件而不予計分的情形有5件。

擬報考96年7月21日中高級複試者,請於96年5月29日至6月6日期間以網路或通信擇一方式自行辦理報名及繳費手續。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微笑台灣319鄉+

(感謝網友indigo照片提供,也歡迎參考該文所介紹)

今日在7-11看到疊放整整齊齊的319鄉+微笑護照,想道:這個活動不是辦很久了嗎?沒錯!天下雜誌所辦的「微笑台灣319鄉」活動又開始了,這回為了與前兩次區別,活動名稱後面還有個「+」喔。2001年始發起的時候我壓根兒沒聽說,到了2005年再辦的時候身邊有些朋友有在蒐集戳章,只可惜我人在服役,既無法亂跑319鄉,恐怕也無力微笑。這次活動期間自2007年8月18日至2008年8月31日,看了手冊上的說明,此次活動似乎結合了更多城鄉資源,並且虛擬與現實同時交互相映,挺有意思。不論是想更認識這塊土地,或者作為平日的休閒遊憩,這都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7-11拿本護照開始走訪各鄉鎮,這就是愛台灣啦!ps.說到這個,正逢明年總統大選,建議各候選人來共襄盛舉,真正蒐集完的人應該要是他們才對。

活動相關連結

微笑台灣319鄉+活動介紹

娜娜.角落遇到愛
由12個網路部落客以「共筆」方式協同創作,虛構一位319鄉旅人「娜娜」旅途的所見所聞。感覺會挺有意思的,但是若和自己的親身遊歷相比較,可能會有種「為什麼我玩起來就很平淡咧」的感覺吧?

公民記者

這就真正是結合各鄉鎮在地人士的第一手報導了,目前資料還不多,未來應該也值得期待。

319鄉電子護照
參加者可以申請一個電子護照,拍下遊訪各鄉鎮的照片上傳,記錄自己遊訪了哪些鄉鎮,也跟網友分享。

Thursday, August 23, 2007

無題

鉛雲堆疊的夏日午后,海邊的風只是慵懶地輕徐,偶爾牽來一絲散落岸邊的漂流木的芬芳。潮聲在耳盼用安穩的調子重複呢喃,極目望去是一片泛著浮光的寧靜海,很難想像前日風雨中此處竟是如何光景。但是,老天。面對如此佳景,我卻不知該換上怎樣的心情。

「哲...遠...」阿嬤鼓起氣力,從嘴裡吐出這的兩個音節,仍大大震動了我的心。大姨媽說外婆這陣子已經都不講話了,一方面身子不好,一方面恐怕也不想說罷。看著阿嬤羸弱的身軀,搜尋記憶中伊模糊的身影;那是一張慈善也堅毅的臉龐,會在父母不在時塞一個紅包給我,會嘗試用不甚標準的台灣國語跟我聊天。但,也是年幼的我的輕慢,早已忘了阿嬤曾對我說過了什麼。當長大到能去瞭解阿嬤的故事的時候,伊已經不再說了。

聽媽說了些家族的近況,困貧老病,怎麼儘是些傷心故事?我想,每個家庭或多或少有它的難處苦處,總是這般風風雨雨也捱將過來。然後呢?我們是不是只是用那少許的歡笑與幸福來填補生命中巨大的痛苦與缺憾所形成的空隙,再回頭安慰自己:這樣是值得的。那麼,誰能告訴我,一秒發自內心的幸福愉悅可以抵得幾個鐘頭的心痛?用多少滴血、汗與淚來換一張綻放的笑臉才叫划算?

就這樣,面對生命所承載的重荷,我失去了臉面。我質疑著該換上怎樣的心情來面對才適切。或許,就像姨媽拿出那瓣榴槤與我吃。第一次吃著這樣的味道,我說不出它,究竟是好吃還是不好吃。